鱼都有七秒记忆
而我却连这七秒都没有
老师讲题:马冬梅
自己做题:孙红雷
明明听懂了的 怎么就
究其原因
先看下面这张图
这就是“漏斗效应”
顾名思义
人与人之间的传达
像漏斗一样
所包含的东西会越来越少
在沟通交流中
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
“沟通漏斗”
信息传递会呈现一种由上而下的趋势。每个人所想表达的东西,不一定能完全传递给对方。
漏斗效应的特性在于这个
“漏”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就拿最贴近我们大学生的
上课来说
作为普通学生的我们
上课总是记不住
老师所要传授的知识
或许是因为我们有点“愚笨”?
事实并非如此
“罪魁祸首”非漏斗效应莫属
请听我们细细道来
老师在用言语表达时
并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这时候信息量已经降为80%
等传到你的耳朵里
这时因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等原因
差不多只剩下60%
剩下的你能理解记忆多少
全靠自身悟性了
大概信息量只剩40%
等具体行动执行(考试)时
已经变成可怕的20%
经过这么一分析
想必大家对为什么听到“马冬梅
却写出“孙红雷”
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
衣服破了,缝缝补补还能继续穿
漏斗效应也不是“不治之症”
漏了,我们就想办法“堵上”
(嘘,安静)
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拯救漏斗效应的小秘方
拯救各环节漏掉的20%
一、你心里想表达的100%,嘴上说的80%
原因:
a:没有记住重点
b:没有表达出来
解决办法:
a:表述前记录下要点
b: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二、你嘴上说的80%,别人听到的60%
原因:
a:你自己讲话时有干扰
b:他人听话时有干扰
c:没有记录
解决办法:
a:避免干扰
b:记录
三、别人听到的60%,别人听懂的40%
原因:
没有理解,不懂装懂
解决办法:
a:向他人强调重点、询问
b:问他有没有其他想法
四、别人听懂的40%,别人行动执行的20%
原因:
a:缺少方法
b:缺少监督
解决办法:
a:共同制定办法
b:监督到位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都有漏斗效应的身影
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和克服
好好地利用它
给自身带来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