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黑龙江科技大学学工部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快讯   >   正文

国际教育学院师生共同观看《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大学生/最美辅导员》 发布仪式

作者:田晨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14日 09:32  责任编辑:李鎛洪  来源:   点击数:

1月12日,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大学生/最美高校辅导员》发布仪式,以“矢志拼搏新时代 爱国力行勇向前”为主题,分成“同心护家园”“奋斗谱青春”“追梦扶贫路”“大爱行无疆”四大篇章,表彰了2020年度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位“最美大学生”和10位“最美高校辅导员”,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和高校辅导员在抗疫战线、实现中国梦实践、教育脱贫一线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谱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为加强我校学生对于大学生和大学辅导员积极抗役,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以及教育脱贫助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等一系列的认识,我院积极组织师生观看该发布仪式并交流心得体会。

党委副书记徐海英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施者,是高校学生成才道路上的关键引路人。哈尔滨工程大学辅导员刘铁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13年来,坚持以爱为轴,为学生成长成才引路导航。他的学生曾蝉联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也曾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折桂。在成长为学生心目中“金牌辅导员”的历程中,刘铁也不断升华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身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会有着更深的影响,我们要做好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要学会欣赏和肯定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和榜样示范,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而又深远的教育。

辅导员田晨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指挥员,是一份光荣的职业,需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身体力行的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时刻影响和引领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发挥辅导员的榜样作用。2020年年初,江城武汉成为了疫情风暴的中心,武汉理工大学的辅导员靳敏一直执着地守护着自己的学生,受感染的学生最无助的时候,靳敏协调了多方资源,守护住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辅导员张家玮从讲好战“疫”故事入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他利用“云班会、云党日活动”讲述中国的制度优势和大国担当,让青年学生在感动中更加坚定“四个自信”。疫情期间,学生的安全及身心健康是重中之重,我们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时刻关心学生身体情况,用责任与担当做学生最坚实的保护盾。

辅导员宋烨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张家玮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更好结合,在工作中他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把有意义的思想变成有意思的文化创意产品,从形式上设计“微视频”拍摄、翻转课堂、实地调研等引发思考、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他牢牢抓住了新媒体这块阵地,有效开展思想引领及舆情引导,从人人网到QQ空间,从新浪微博到微信公众号,14年来,他深耕网络思政“新阵地”,与学生互动交流,坚持为学生答疑解惑;14年来,他撰写发布各类网文700余篇、260余万字,浏览量400多万,使学生在互动中受教育,在参与体验中坚定理想信念。新时代教师队伍奋斗精神历久弥坚,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勇于克服不容易、敢于挑战不可能,我们要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土木专业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中俄土木18-4班张琪瑶

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青春岁月,那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祖国,让青春绽放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近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布2020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于婷婷、刘智卓、李莎、李海超、余 汉明、单思思、赵东、闻健、倪杰、崔译文10名在校大学生被评为2020年“最美大学生”。放眼全国,无数的大学生正在青春中磨砺自己,化茧成蝶的他们终能撑起了家、撑起了国。

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应向他们学习,时刻牢记“勇立潮头担使命,牢记重托向未来”的誓言,以物为师,师于物的智慧,坚定信念、练好本领,学习模范精神,担当时代责任,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美丽之花。

无论怎样,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春不散场,梦想正飞扬,未来一定要不惧风险、不畏艰阻,向美好进发吧!

团委副书记中加计算机18-1班马婧雯

在2021年的初始1月11日我观看了最美大学生,最美高校辅导员的发布仪式。在这场发布仪式中,我省推荐的大学生李海超,高校辅导员刘铁分别位列其中。他们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其背后的努力,也让我真正的体会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思。

此次发布仪式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充分展现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的畚斗精神,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青春的路上,他们不负努力,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在他们的身上我感觉到了属于新一代青年学子的朝气与奋发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小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最美的高校辅导员就成功的阐述了这一诗句,他们用他们的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教学生涯的喜爱。对于我们来说,更要不惧风雨,勇挑重担。

中俄土木19-3班王若琪

“最美教师”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老师们通过撰写学习心得的形式来表达对“最美教师”的敬意。我们要向“最美教师”学习:

第一是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老师,美在责任。她们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们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

第二是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实实的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为充满爱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第三是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这曲感人的赞歌。

学校教师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开拓进取,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俄语19-2班雷秋铭

1月11日,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联合主办的2020年“最美大学生”、“最美高校辅导员”发布仪式展出。节目展示了20位获奖者的先进事迹。单思思、李海超、刘智卓、崔译文、李莎、闻健、于婷婷、倪杰、余汉明、赵东十人被评为最美大学生。钱珊、李青山、祝鑫、简敏、刘铁、靳敏、朱丹、库来西·依布拉音、张佳玮、王银思十人被评为最美高校辅导员。我颇有感触。我觉得这里的“最美”不仅仅是字面上狭隘的意思,更有它深层次所包含的意义所在。这里的“最美”上升到了道德情操、传统美德、个人价值观的层次。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更加积极昂扬的态度去努力,去拼搏。要强化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勇于担时代重任,不负青春韶华,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久久为功的坚持。

20级代表

中俄土木20-3班高维钊

2020“最美大学生”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他们的事迹定将激励广大高校辅导员更好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贡献青春力量、成就个人梦想。

我们是新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二十一世纪是我们的世纪,中国的重任历史地落在我们的肩上。老一代牺牲奋斗取得的成果,需要我们去巩固和发展。老一代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坚持“五四运动”的优良精神,努力实践精神。要勤奋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要与时代同频。要在拥抱新时代中感受新时代,始终珍惜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常如逆水行舟,常要爬坡过坎,只有坚定信仰,才能在复杂的斗争中临危不乱,不迷失方向,不误入歧途,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和磨难,才能向阳而长,向阳“绽放”。

中加计算机20-2班王欣彤

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青春岁月,那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祖国,让青春绽放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近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布2020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放眼全国,无数的大学生正在青春中磨砺自己,化茧成蝶的他们终能撑起了家、撑起了国。

无论怎样,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春不散场,梦想正飞扬,未来一定要不惧风险、不畏艰阻,向美好进发吧!

未来路上,要如一株“悬崖柏”,练就过硬本领,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奋勇搏击。未来路上,要如一株“蒲公英”,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勇敢无畏。未来路上,要如一棵“胡杨树”,不畏艰险,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披荆斩棘。

作为新时代学子,应时刻牢记“勇立潮头担使命,牢记重托向未来”的誓言,学习模范精神,担当时代责任,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美丽之花。

春风化雨润桃李,以德育人馨满园。辅导员老师数年如一日的敬业负责与温暖善良,如冬日暖阳,让每一个学生都如沐春风。走近这样的优秀辅导员们,我们的生命里便有了春天;凝望他们站立的姿态,我们似乎便能看见初萌的桃李郁郁葱葱,在爱与关怀中茁壮生长。而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如果有梦,那就勇敢的去追逐,不管前方的道路有多么的曲折,也要砥砺前行。当代的大学生是更是民族的骄傲,承担着国家发展的重任,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争做最美大学生。

上一条:科大学子在疫情防控一线绽放绚丽之花(一)
下一条:四史学习|计算机学院开展“学四史、践初心”线上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哈尔滨市松北区浦源路2468号 P.C:150022  黑ICP备05006845号


Copyright © 2020 黑龙江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